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低,利润大。
微软的XSX和XSS最近在日本销量不错,过去的一周里,在日本XboxSeriesX售出了527台,XboxSeriesS售出了2920台。好像并不是特别多,但是和前一世代的XboxOne系列相比,XS系列的销售已经很不错了,从发售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XS系列在日本销量已经超过10万台,而前代XboxOne用了4年才勉强销量过10万,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对微软的玩意儿有多么不感兴趣。XSX的性能相比PS5有优势,造型却更加小巧,而XSS虽然性能不怎么样,但是价格非常便宜,再者可能就是亚洲人对欧美人的“车、枪、球”之类的游戏稍微感兴趣了一些,加上微软的“西瓜皮”(XGP)服务确实很实惠,花小钱就能体验所有游戏,而且日本人还是比较习惯于XGP这种“租赁”的形式的,当然,现在显卡价格高得惊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很多游戏玩家被迫放弃了电脑,转投游戏主机。
画质不行。
。画面是真的不好,感觉1080p都不能保证,特效也有折扣,总之就是画质渣,达不到期待。
日版货源多,亚马逊可以直邮,港版美版欧版货源都少,加上日版wifi的5G信道要多调整一下,所以综合导致欧美港贵一些。硬件区别,电源,不过有转换器,并且都支持宽幅电压,买回来确认一下即可。软件区别。国行可以免费金会员永久使用,便于你玩联机游戏,不过游戏少可怜,日版港版就都一样了,欢迎大家关注我,一个专业解答游戏的人士,嘻嘻
Xbox Game Pass(XGP)国行没有订阅服务这个功能(这个是XSX不错的亮点)XSX国行秒没,现在不好入手,XSX目前凤雅堂那家活动满1999减300,价格十分低的原因是这些店入手XSX比较早,别乱想,如果不放心直接选某东
日版,港版,欧版 硬件都一样,因为不是日本本土生产,都是富士康代工的,从生产流程的角度说,都是一套生产线,换个包装而已。
所谓的日版好,属于商家炒作,大可不必理会。因为switch不锁区,并且电源是宽电压,主机手柄外设的硬件构造都一样,所以版本并不重要,关键要看生产批次,这一点和PS4是一样的。
日版,港版,欧版,真正的区别只有电源。(至于包装盒也有细微区别,但这不重要)
日版是大头电源,两脚横插,插头是扁头
港版是大头电源,英标三脚,插头是扁头
欧版是大头电源,两脚纵插,插头是圆头。与它相同的是新加坡版,也是大头电源,两脚纵插,插头是圆头。
因为switch的电源是宽电压,所以日版,港版,欧版的电源在国内都可以直插。
相对来说日版的电源好插一些。
港版的英标三脚,国内很多插排都不支持这种设计,需要加个两脚转换头;欧版和新加坡版虽然也是两脚,但插头是圆头,插到插座上会晃动,插不牢。
区别也就仅此而已。曾经是日版比较抢手,是因为日版供货量比较低,相对来说良品率会高一些。从以前统计数据来看,港版和美版首发的瑕疵品较多,因为供货量高。但是现在switch已经发售一年多了,流水线已经没有当初那么大的压力,生产的产品除了包装不一样都是大同小异的。
另外从维修的角度来说,日版和港版比较受青睐的原因是因为维修较近。但是有一点必须说明,因为switch没有行货,即便是维修,也是由卖家自己担当,甚至由卖家自己退换或自己维修。所以维修的远近,跟我们玩家没有任何关系,这个环节不需要我们去接触,只要购买协议中标明出了问题包换就可以放心购买。
所以我认为现在买switch就不要纠结版本了,没有意义,鉴于电子产品都有价格虚高的传统,如果急于入手的话,哪个便宜买哪个就对了。
NS,全名NINTENDO SWITCH,是任天堂游戏公司于2017年3月首发的旗舰产品,主机采用家用机掌机一体化设计。新机不锁区,支持1920*1080电视输出和1280*720掌上输出。港版NS于2017年3月3日发售,台版NS于12月1日发售。 [1] 这是前社长岩田聪最后一部参与开发的硬件产品,该产品将成为未来任天堂娱乐事业蓝图的中心。NS首秀获得强烈反响,预告片YouTube首日播放量超一千万回,一度登顶YouTube播放榜首,风头压过美国大选。
2013年,前社长岩田聪、竹田玄洋(技术主管)和宫本茂(创意主管) [9] 制定了一套复兴任天堂商业的计划。由于智能手机普及等因素导致竞争环境发生巨变,任天堂将调整开发体制任天堂在2013年2月16日成立“统和开发总部”,以整合原家用游戏机开发部门的约130名员工和便携式游戏机开发部门的约150名员工。 此外,还将引入将家用游戏机和便携式游戏机连接起来进行游戏的机制。 自2004年确立的开发体制以来,这是该公司时隔9年再次进行大规模的部门调整。
可以设置
如果遇到问题的话,可以先尝试切换到英文输入法。
拓展资料:
XSS攻击分两类,一类是来自内部的攻击,主要指的是利用程序自身的漏洞,构造跨站语句,如:dvbbs的showerror.asp存在的跨站漏洞。
另一类则是来自外部的攻击,主要指的自己构造XSS跨站漏洞网页或者寻找非目标机以外的有跨站漏洞的网页。如当我们要渗透一个站点,我们自己构造一个有跨站漏洞的网页,然后构造跨站语句,通过结合其它技术,如社会工程学等,欺骗目标服务器的管理员打开。
XSS分为:存储型和反射型
存储型XSS:存储型XSS,持久化,代码是存储在服务器中的,如在个人信息或发表文章等地方,加入代码,如果没有过滤或过滤不严,那么这些代码将储存到服务器中,用户访问该页面的时候触发代码执行。这种XSS比较危险,容易造成蠕虫,盗窃cookie(虽然还有种DOM型XSS,但是也还是包括在存储型XSS内)。
反射型XSS:非持久化,需要欺骗用户自己去点击链接才能触发XSS代码(服务器中没有这样的页面和内容),一般容易出现在搜索页面。
XSS跨站漏洞分为大致三种:储存型XSS,反射型XSS,和DOM型XSS,一般都是由于网站对用户输入的参数过滤不严格而调用浏览器的JS而产生的。XSS几乎每个网站都存在,google,百度,360等都存在,存在和危害范围广,危害安全性大。
具体利用的话:
储存型XSS,一般是构造一个比如说"scriptalert("XSS")/script"的JS的弹窗代码进行测试,看是否提交后在页面弹窗,这种储存型XSS是被写入到页面当中的,如果管理员不处理,那么将永久存在,这种XSS攻击者可以通过留言等提交方式,把恶意代码植入到服务器网站上, 一般用于盗取COOKIE获取管理员的信息和权限。
反射型XSS,一般是在浏览器的输入栏也就是urlget请求那里输入XSS代码,例如:127.0.0.1/admin.php?key="scriptalert("xss")/script,也是弹窗JS代码。当攻击者发送一个带有XSS代码的url参数给受害者,那么受害者可能会使自己的cookie被盗取或者“弹框“,这种XSS一次性使用,危害比储存型要小很多。
dom型:常用于挖掘,是因为api代码审计不严所产生的,这种dom的XSS弹窗可利用和危害性并不是很大,大多用于钓鱼。比起存储型和反射型,DOM型并不常用。
缺点:
1、耗时间
2、有一定几率不成功
3、没有相应的软件来完成自动化攻击
4、前期需要基本的html、js功底,后期需要扎实的html、js、actionscript2/3.0等语言的功底
5、是一种被动的攻击手法
6、对website有http-only、crossdomian.xml没有用
所以楼主如果想更加深层次的学习XSS的话,最好有扎实的前后端开发基础,还要学会代码审计等等。
推荐的话,书籍建议看看《白帽子讲web安全》,《XSS跨站脚本攻击剖析与防御》
一般配合的话,kalilinux里面的BEFF是个很著名的XSS漏洞利用工具,楼主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纯手工打字,望楼主采纳。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