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100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排行榜——世界人物译丛 》
1.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2.斯蒂芬·威廉·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3.艾萨克·牛顿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4.朱光亚
朱光亚(1924.12.25~2011.2.26),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5.埃尔温·薛定谔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发展了分子生物学。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苏黎世大学、柏林大学和格拉茨大学教授。在都柏林高级研究所理论物理学研究组中工作17年。因发展了原子理论,和狄拉克(Paul Dirac)共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又于1937年荣获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6.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7.王选
王选(1937.2.5-2006.2.13),江苏无锡人,出生于上海, 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
8.孙家栋
孙家栋,1929年4月生于辽宁瓦房店市,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9.丁肇中
丁肇中,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世界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复旦大学荣誉教授。
10.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1)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字平子,南阳人,画出我国首张星图,创造了浑天仪和地动仪。
(2)祖冲之(429-500):南朝宋齐间科学家,字文远,范阳道人,擅长历数,首次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制成《大明历》,造出指南车,千里船。
(3)葛洪(284-363):西晋医药学家,炼丹术家。字稚川,句容人;对化学、医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抱朴子·内篇》为现存较早的炼丹术著作,《金匮药方》有对天花等病世界最早的记载。
(4)一行(683-727):唐朝高僧,天文学家,俗名张遂,昌乐人,在世界第一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动的现象,还制成《大衍历》。
(5)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字存中,杭州人,在天文、数学、医药、生物、物理学上的成就,都极其卓越,著作40种。
(6)黄道婆:元初女纺织家,松江人,引进黎族纺织工具并加以改进,对我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7)郭守敬(1231-1316):元朝天文学家、水利家和数学家,字若思,邢台人。
(8)李时珍(1518-1579):明朝医学家,究搜博采,历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纲目》,为国我医学史上一大巨著。
(9)徐光启(1562-1633):时朝科学家,字子先,无锡人,译著《几何原本》,著《农政全书》,是我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的先驱。
(10)宋应星(1587-?):明末科学家,字长庚,奉新人,著《天工开物》,为我国古代科技名著。
地质学家李四光
气象学家竺可桢
数学家华罗庚
物理学家吴有训
医学家林巧稚
天文学家张钰哲
化工学家侯德榜
农学家丁颖
数学家熊庆来
微生物学家汤飞凡
内科专家张孝骞
建筑学家梁思成
林学家梁希
桥梁学家茅以升
物理学家严济慈
物理学家周培源
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国家只有22人能够进入到这个名单当中,我们在世界上的排名处于第6位,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还是存在差距的,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泰勒斯 科学之祖
毕达哥拉斯 “万物皆数”的创立者
欧几里德 几何学之父
阿基米德 力学之父
李时珍 明代“医圣”
哥白尼 日心说的创立者
维萨里 科学解剖学的奠基人
韦达 代数符号之父
伽利略 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
开普勒 天空立法者
哈维 血液循环的发现者
笛卡尔 近代科学始祖
波义耳 近代化学之父
惠更斯 光的波动说的提出者
牛顿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者
莱布尼茨 微积分的奠基人之一
富兰克林 把天电引到地上的科学家
欧拉 数学史上四杰之一
汤姆逊(1856—1940)英物理家1897发现物质结构第种基本粒电
富尔顿(1765—1815)美发明家1807富尔顿制蒸汽汽船
本茨(18441929)德工程师1868制世界第辆三轮内燃机汽车
伏打(1745-1829)意物理家1800制伏打电堆久发明伏打电池使第获稳定持续电流
参考资料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位科学家.百度百科[引用时间2017-12-19]
世界100位物理学家排名有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CH(英国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勋章),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也是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霍金在《大设计》中强调,宇宙不需要一个造物主或“上帝”,以“哲学已死”开篇,这意味着人类将从愚昧的自我奴役超脱出来,其否认了纯哲学和宗教可以真正解释自然,这也表明各大宗教只是古代精神世界探索未知,追求不灭解脱的体系,而非客观真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文明也当奋起直追,不甘落后,这就是为什么世代有识之士追求存在、生命和宇宙的意义。解决这些命题本来应该是哲学家的任务,可惜科学的高度发展使得哲学无法跟上。霍金在《大设计》的开篇中说到“哲学已死”就是这个意思。
霍金希望解开宇宙诞生之时的奥秘,1970年代时,霍金将量子力学应用于解释黑洞现象,在之后的30年中,用量子力学解释整个宇宙已经变得更加困难了。霍金想找到一套可以完美解释整个宇宙现象的理论来说明137亿年诞生直到现在的宇宙,但是多年过去了就算无限接近他仍然没有得出结论。按照他的量子力学理论,宇宙诞生是大爆炸产生的,这是一个被压缩的无限小却具有超大重力的物质(也可以理解成密度无限大)爆炸的产物。量子力学的理论范畴不能够解释这一个过程是如何进行?为什么会这样?霍金说“那必须有一套可以描述小规模重力的理论”。
最新的科学突破是霍金的同事,伦敦玛丽皇后学院的麦克·格林(Michael .Green)参与建构的超弦理论,简称为“弦论”,这理论指出所有粒子和自然力量,其实都是在震荡中的像弦一样的微小物体,解决了霍金一直想努力解答的重力问题,这个理论必须建立在宇宙必须有9、10甚至是大于11个的维度中,而人类身处的三维世界可能仅仅是真正的宇宙的其中一个膜……
为数众多的世界各地科学家正在太空和地球做相关的实验来证明弦论以及从实验来证明从而支持霍金的黑洞理论和量子理论。2014年1月24日,英国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教授再次以其与黑洞有关的理论震惊物理学界,在日前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承认,“黑洞是不存在的”,不过“灰洞”的确存在。在这篇名为《黑洞的信息保存与气象预报》(Information Preservation and Weather Forecasting For Black Holes)的论文中,霍金指出,由于找不到黑洞的边界,因此“黑洞是不存在的”,这是为了解决“防火墙”问题于新理论中设定“黑洞不存在”,其并非真不存在。黑洞的边界又称“视界”,经典黑洞理论认为,黑洞外的物质和辐射可以通过视界进入黑洞内部,而黑洞内的任何物质和辐射均不能穿出视界。
霍金的最新“灰洞”理论认为,物质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时间以后,又会被重新释放到宇宙中。他在论文中承认,自己最初有关视界的认识是有缺陷的,光线其实是可以穿越视界的。当光线逃离黑洞核心时,它的运动就像人在跑步机上奔跑一样,慢慢地通过向外辐射而收缩。“经典黑洞理论认为,任何物质和辐射都不能逃离黑洞,而量子力学理论表明,能量和信息是可以从黑洞中逃离出来的。”霍金同时指出,对于这种逃离过程的解释需要一个能够将重力和其他基本力成功融合的理论。在过去近一百年间,物理学界没有人曾试图解释这一过程。
对于霍金的“灰洞”理论,一些科学家表示认可,也有人持怀疑态度。美国卡夫立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学家约瑟夫·波尔钦斯基(Joseph Polchinski)指出,根据爱因斯坦的重力理论,黑洞的边界是存在的,只是它与宇宙其他部分的区别并不明显。其实,早在2004年霍金就曾做出过类似表示。当年7月21日,霍金在“第17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大会”上指出,黑洞并非如他和其他大多数物理学家以前认为的那样,对其周遭的一切“完全吞噬”,事实上被吸入黑洞深处的物质的某些信息可能会在某个时候释放出来。
1973年,霍金称自己通过计算得出结论,黑洞在形成过程中其质量减少的同时,还不断在以能量的形式向外界发出辐射。这就是著名的霍金辐射理论,该理论提到的黑洞辐射中并不包括黑洞内部物质的任何信息,一旦这个黑洞浓缩并蒸发消失后,其中的所有信息就都随之消失了,这便是所谓的“黑洞悖论”。这种说法与量子力学的相关理论出现相互矛盾之处。因为现代量子物理学认定这种物质信息是永远不会完全消失的。
30多年来,霍金试图以各种推测来解释这一自相矛盾的观点。霍金曾表示,黑洞中量子运动是一种特殊情况,由于黑洞中的引力非常强烈,量子力学在此时已经不再适用了。霍金的这种说法并没有让科学界众多持怀疑态度学者信服。现在看来,霍金终于给了这个当年自相矛盾的观点一个更具有说服力的答案。霍金称,黑洞从来都不会完全关闭自身——霍金辐射,它们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逐步向外界辐射出越来越多的热量,随后黑洞将最终开放自己并释放出其中包含的物质信息。
2016年8月16日,海法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教授杰夫斯坦豪尔(Jeff Steinhauer)在出版的《自然物理学》杂志中一篇论文上证明了霍金辐射的量子效应。他制造一种声音黑洞而非光黑洞,使用的是带声音粒子即声子“视界”的长管。2014年斯坦豪尔教授发现,视界上随机产生了声子。在他最新的结果中,斯坦豪尔证明这些声子是一对相关声子中的一个,从而证明了霍金辐射的量子效应。
1821-1894
赫尔姆荷茨(Helmholtz)
德国物理学家,建立能量守恒定律
1821-1902
微耳和(Virchow)
德国生理学家,建立细胞病理学
1822-1884
孟德尔(Mendel)
奥地利修道士,遗传学的开创者
1822-1888
克劳修斯(Clausius)
德国物理学家,建立热力学第二定律
1822-1895
巴斯德(Pasteur)
法国生物学家,创立微生物学
1824-1887
基尔霍夫(Kirchhoff)
德国物理学家,发明光谱分析法
1824-1907
开尔文勋爵(Kelven)
英国物理学家,建立热力学第二定律
1831-1879
麦克斯韦(Maxwell)
英国物理学家,建立电磁场理论
1832-1891
奥托(Otto)
德国工程师,发明四冲程内燃机
1834-1907
门捷列夫(Mendeleev)
俄国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
1834-1914
魏斯曼(Weismann)
德国生物学家,创立细胞遗传学
1843-1910
科赫(Koch)
德国医生,传染病学的开创者
1844-1906
玻尔兹曼(Bolzman)
奥地利物理学家
1844-1929
本茨(Benz)
德国工程师,发明汽车
1847-1922
贝尔(Bell)
美国发明家
1847-1944
爱迪生(Edison)
美国发明家
1849-1945
弗莱明(Fleming)
英国发明家,发明真空二极管
1854-1912
彭加勒(Poincare)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
1857-1894
赫兹(Hertz)
德国物理学家,首次检验到电磁波
1857-1935
齐奥尔科夫斯基(Tsiolkovskii)
俄国工程师、发明家,现代航天先驱
1858-1947
普朗克(Planck)
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创立者
1866-1932
费森登(Fessenden)
美国物理学家,发明无线电广播
1866-1945
摩尔根(Morgan)
美国遗传学家
1867-1912
威尔伯•莱特(Wilbur Wright)
美国发明家,成功试飞第一架飞机
1867-1934
居里夫人(Madam Curie)
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1871-1937
卢瑟福(Rutherford)
新西兰物理学家
1871-1948
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
美国发明家,成功试飞第一架飞机
1874-1937
马可尼(Marconi)
意大利工程师,实现无线电通讯
1879-1955
爱因斯坦(Einstein)
德国-美国物理学家
1880-1930
魏格纳(Wegener)
德国地质学家,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1882-1945
高达德(Goddard)
美国工程师、发明家,发明液体火箭
1885-1962
玻尔(Bohr)
丹麦物理学家
1889-1953
哈勃(Hubble)
美国天文学家,发现星系有普遍红移
1889-1982
兹沃里金(Zworykin)
美籍俄国发明家,发明显像管
1901-1954
费米(Fermi)
意大利物理学家,主持研制第一个原子反应堆
1901-1976
海森伯(Heisenberg)
德国物理学家,创立矩阵力学
1902-1984
狄拉克(Dirac)
英国物理学家
1903-1957
冯诺意曼(Von Neumann)
美国数学家,提出电子计算机的冯诺意曼模型
1904-1967
奥本海默(Oppenheim)
美国物理学家,主持研制原子弹
1904-1968
伽莫夫(Gamov)
俄裔美籍物理学家,提出大爆炸模型和遗传密码理论
1906-1966
科罗列夫(Korolev)
苏联火箭专家,主持苏联航天事业
1907-1964
卡逊(Carson)
美国生物学家,著有《寂静的春天》
1907-1980
莫克莱(Mauchly)
美国工程师,主持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1910-1989
肖克莱(Shockley)
美国电子工程师,发明晶体三极管
1912-1977
冯布劳恩(Von Braun)
德国火箭专家,主持美国航天事业
1916-2004
克里克(Crick)
英国生物学家,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1917-2003
普里戈金(Prigogine)
俄裔比利时物理学家、化学家,创建耗散结构理论
1928-
沃森(Watson)
美国生物学家,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1929-
盖尔曼(Gell-Mann)
美国物理学家,提出夸克模型
" 11.卡尔 "马克思
" 12.路易 "巴斯德
" 13.伽俐留 "伽俐略
" 14.亚里士多德
" 15.列 宁
" 16. 摩 西
" 17.查理 "达尔文
" 18.秦始皇
" 19.奥古斯都 "凯撒
" 20.毛 泽 东
我来说两句